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,做梦的时候可以飞翔在天空,可以瞬间穿越不同的场景,几乎天马行空,无所不能。但是一些很基本的事情反而却不会做了,比如说打字、阅读、拨号,或者做一些非常简单的算术题。
人为什么会做梦
这是为什么呢?做梦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梦和现实有什么关联?不同的梦又代表或预示着什么呢?如果你想了解这些问题的答案,就请一起来研究下吧。
通过现代先进的各种仪器扫描大脑,现在已经知道,在我们睡觉的时候都会经过浅睡、深睡、快速眼动睡眠三个阶段,一个周期大概90分钟。而其中快速眼动睡眠是最容易做梦的,做梦的时间也比较长,内容也比较容易记住。而在这个阶段,大脑不同区域的活跃程度其实和平时是不一样的。
睡眠周期
先来看看我们的视觉系统。我们现在之所以能看到东西,是因为光线进入了眼睛,再转化成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,首先由初级视觉皮层经过简单处理,再传递给次级视觉皮层,进一步解析图像,识别出物体、面孔、场景等等。
而你现在如果闭上眼睛的话,大脑中依然能够看到画面,那就是因为虽然初级视觉皮层暂停工作了,但次级视觉皮层还在继续工作,而我们做梦的时候之所以能看到东西也是这个原因。
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,初级视觉皮层就休息了,但是次级视觉皮层依然很活跃,还在不停地处理各种视觉信号,只不过这些信号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来自大脑内部的其他区域,比如我们的记忆、想象、潜意识等等,于是这些杂乱无章的大量视觉信号就构成了我们做梦时的图像素材。
同理,快速眼动睡眠的时候,听觉系统也是活跃的,外部的声音可能会把我们唤醒,也有可能会被融合到梦境里,当然大脑也能自主地生成一些声音,成为做梦的声音素材。并且在这个时候,大脑顶叶负责运动的区域也是活跃的,而负责恐惧、喜悦、悲伤各种情绪的边缘系统更是比平时还要活跃。所以在我们睡觉的时候,我才可以看到、听到、感受到,这些非常逼真的信息和情感融合到一起,就变成了梦。
那是因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大脑区域,在这个时候却下班了,就是前额叶皮质,这个区域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我们的逻辑思考、判断等更高级的认知功能。
大脑区域划分
于是当我们做梦的时候,这个区域的休息,就导致梦境缺少了一些常见基本的条理和逻辑,所以也就会显得很奇怪了,当然,说这个区域休息并非完全关闭,只是相比清醒的时候,活跃度要低很多,还是会保留一点理智的,要不然我们的梦可能会更加的疯狂和肆无忌惮。其实这样的机制,也是很有好处的。
我们平时理性思考的时候,不太容易把没有关联的信息联系到一起,而做梦的时候,思维就会更加的抽象自由,各种毫不相关的信息相互碰撞连接,于是有时候一些独特的创意就冒出来了。凡事都有一些个例,比如一些天才人物,他们在梦里也能进行逻辑思考,甚至推演数学公式,这都是非常少见的。
还有有一些人通过练习可以学会控梦,就是做梦时可以知道自己是在梦境里,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己控制梦的内容,这种人就更厉害了。
那么,我们做梦的时候,到底是在做什么呢?做梦有什么意义呢?
做梦其实是大脑在整理和巩固记忆的过程。我们在白天经历了很多事情,有些是重要的,有些是无关紧要的,大脑需要把这些信息分类和存储起来,以便以后使用。而做梦的时候,大脑就会把这些信息重新激活,进行加工和筛选,把有用的保留下来,把没用的删除掉。
大脑的数据整理
这就像是一台电脑在进行磁盘碎片整理,把文件重新排列和压缩,释放出空间。所以有时候我们会梦到白天发生过的事情,或者和白天相关的事情,这可能就是大脑在回顾和复习。
但有时候我们会梦到一些完全没有经历过的事情,或者和现实毫无关系的事情,这又是怎么回事呢?
那是因为,做梦其实也是大脑在探索和创造的过程。我们在清醒的时候,受到现实的限制和约束,不能随心所欲地想象和实现。而做梦的时候,大脑就可以摆脱这些束缚,自由地发挥想象力,创造出各种可能性。
梦境中探索
接着用电脑来比喻的话,那就是它在进行模拟和测试,尝试各种方案和结果。所以有时候我们会梦到一些非常奇妙和神奇的事情,或者和自己的愿望和恐惧相关的事情,这可能就是大脑在探索和创造。
当然,做梦可能同时还具有其他更多的功能和意义,并且我们每个人做梦的原因和内容也不尽相同。要想真正了解自己做梦到底是什么意思,还需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和发生背景来分析。
既然我们知道了做梦的原理和意义,那么我们能不能利用做梦来提高自己呢?比如说学习、创作、解决问题等等。
答案是肯定的。这类的技巧网上很多,在此就不多赘述了,大家可自行研究和实践下,当然如果有好用的能实现控梦的小秘诀,也不妨留言,让大家都能体验到控梦的乐趣。